外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
2012-10-19 16:35:13 阅读(0)德国:婚姻成为生活附加品德国人对待婚姻很慎重,一个原因是婚姻在他们的社会体系中,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品,仍愿意拥有它的,自然不会随意放弃。其实中国目前的婚姻观跟德国的婚姻观在本质上...
德国:婚姻成为生活附加品
德国人对待婚姻很慎重,一个原因是婚姻在他们的社会体系中,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品,仍愿意拥有它的,自然不会随意放弃。
其实中国目前的婚姻观跟德国的婚姻观在本质上和精神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国社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两性关系,包括同居和生孩子。
德国人对待婚姻之所以慎重,一个原因是婚姻在他们的社会体系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不再必需,大家可以光明正大地未婚同居生孩子;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离婚后要付大笔的赡养费。这样,德国人只有确定自己一辈子都不再和对方分开,才会考虑结婚。
在本质上,德国的婚姻不再是生活必需品,是附加品,仍然愿意拥有它的,自然不会随意放弃。而中国的婚姻,依然是必需品,一旦发觉它不合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自然会寻求别的途径来满足自己,包括放弃婚姻。在德国和中国的观念中,婚姻根本就是不同的东西,不能单纯从离婚率来说明哪个国家的人更重视婚姻。
从各自的法律制度来说,精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男女双方能真正幸福地一起生活。
婚姻,说到底,其实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能保障。该离婚的离婚,该婚外情的婚外情,该私生子的私生子。真正的保障是男女双方内在的约束。
法国:未婚同居成普遍现象
几十年来,走进婚姻殿堂的法国新人数量不断减少。婚前同居不再是 “少数轻率、反叛的年轻人的选择”,而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
法国议会2006年1月27日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与二战结束初期相比,法国人的家庭面貌和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短短两代人的时间,法国人结婚的少了,离婚的多了,共同生活更 “随便”了。不曾变化的是,法国人还是爱生小孩,法国家庭还是女人做家务。
几十年来,走进婚姻殿堂的法国新人数量不断减少。 1970年法国有4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 2005年只有28万对,减了30%。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字,法国人的平均初婚年龄比1970年的数字晚了 6年,男性为30.9岁、女性28.8岁。
报告称,婚姻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法国人拒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侣生活,而是说明法国人越来越把结婚当作纯粹的个人问题。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婚姻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婚前同居不再是 “少数轻率、反叛的年轻人的选择”,而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上个世纪70年代初,法国六分之一的新人先同居再结婚,如今这一比例上升到了十分之九。
与此同时,法国人的离婚数量不断增加。如今法国42%的婚姻以离异告终,大大高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12%。另据统计,自1990年起开始共同生活的伴侣中,不论婚否,15%持续时间不超过5年, 30%在10年后各奔东西。
社会学家对此的评论是,离婚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法国人对婚姻和伴侣 “不负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这说明法国人对伴侣更加苛求,他们不愿意拥有凑合的婚姻。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而言法国人还是喜欢生小孩。法国女性平均生育1.94个孩子,在欧盟25国中仅次于爱尔兰。而且,在25岁至49岁的法国女性中, 80%是上班族。生育率高、育龄妇女就业率高的 “双高”现象可以说是法国社会独有的。
英国:11年为离婚 “高发期”
一贯注重传统的英国人近几年似乎也颠覆了以往的婚姻观和价值观,离婚率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心的是,在英国有一部分人还患上了 “离婚综合症”。
在英国,人们的婚姻状况似乎并不美满。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5年英国大约有15.5万对夫妇离婚,虽然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但这个数字仍然占到同年结婚人数的50%。
一贯注重传统的英国人近几年似乎也颠覆了以往的婚姻观和价值观,离婚率居高不下,而结婚人数却一直走低。人们似乎普遍失去了对婚姻的信心。
据一项调查显示,男性离婚的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女性为40岁。婚姻持续到11年半左右是离婚的高发时期。而成功女性中的离婚率最高,随着收入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她们不再满足于琐碎的家庭生活,期待一种独立的生活。
此外,一些名人家庭的婚姻破裂和媒体的过分宣传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人们看到一段婚姻的结束,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婚姻生活,觉得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更令人担心的是,在英国有一部分人还患上了 “离婚综合症”。 2005年离婚的15.5万对夫妇中,有近两成的人已经不是第一次离婚了。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他们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婚姻往往也是不幸福的。
美国:不生育孩子也能幸福
当被问到婚姻的目的是什么时,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说,它是成年人的 “共同幸福和成就感”,而不是 “生育和抚养孩子”。
美国曾经公布的一个全国性调查显示,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个人成就感的最重要源泉,但是对一个成功的婚姻来说已经沦为最不重要的因素。这项研究表明,美国人对他们的孩子表达了极大的热情,但是他们又显然没有将孩子视为他们成人关系之间的黏合剂。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现,在导致婚姻成功的9个因素中,忠诚、幸福的性关系、分担家务、丰厚的收入和好的住房条件这些经济因素、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因素都排在孩子之前。这份研究报告强调了,在一个未婚同居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将近四分之一的孩子由未婚母亲生育的时代,为人父母和婚姻之间的距离正在扩大。
当被问到婚姻的目的是什么时,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说,它是成年人的 “共同幸福和成就感”,而不是“生育和抚养孩子”。当考虑成功婚姻的9个特征时, 41%的美国人说孩子是 “非常重要的”,而1990年有65%的人持有这种观点。该报告称这24%的下降幅度 “或许是这项调查唯一最惹人注目的发现”。另一项重要的变化在于分担家务这个因素,它的重要性上升了15%,达到62%。
美国婚姻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拉特格斯大学的芭芭拉怀特黑德说,更重视婚姻中的精神伴侣关系和对抚养子女的共识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她说,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生育子女是一种选择。 “过去,婚姻和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现在这种联系已经不那么紧密了。”
韩国:离婚率飙升250%
在过去的十年里,韩国的离婚率急速上升了250%,这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关系。
韩国人对于离婚、生育和同居的态度正迅速发生变化。虽然韩国仍然笃信儒家关于家庭和孝道的价值观,但韩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西方式社会,韩国人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强调自我满足。
韩国的社会学家指出,几十年前发生在西方和日本的社会变革在这里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在过去的十年里,韩国的离婚率急速上升了250%,这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关系。韩国国家统计局的一位负责人黄熙奉表示, 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离婚率又向上飙升,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带来了大面积失业,动摇了男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
政府的数据显示, 2002年的离婚率是3‰。而2001年的离婚率是2.8‰,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 (1.8‰)和日本 ( 2.3‰) ,但低于美国(4‰)。
韩国的结婚率也比美国低,比欧洲和日本高,不过近年来持续下降。人们结婚的时间越来越晚,生育的孩子越来越少。 2002年的生育率是每位妇女平均生育1.17个孩子,比日本的1.32个孩子还要少。
多年来,歧视妇女的离婚法有了变化。但是90年代离婚率的上升是因为女性的教育程度更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能找到工作。现在,妇女更倾向于认为,她们有权寻求个人的快乐。大多数离婚案是由妇女先提出的,性格不合是最常提到的理由。一位离婚问题专家说: “男人们觉得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很难适应,可他们却认为家庭至少应该保持不变。但是事实却是在韩国所有的组织中,家庭可能是变化最大的一个。”
随着离婚人数的增加,他们再婚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偏见依然存在,所以他们再次选择的对象基本上也是离过婚的人。
印度:跨种姓婚姻仍是大忌
种姓制度仍然对印度人有很大影响——高达74%的印度人反对跨种姓婚姻。
在婚姻和家庭观念上,印度人仍然相当保守。大多数印度人认为婚姻应该由父母说了算,种姓不同仍是婚姻之大忌。
《印度斯坦时报》和CNN-IBN电视台2006年1月7日至14日在印度 28个邦和首都新德里选择了15141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其中 45%是女性, 81%是印度教徒,11%为穆斯林。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 “谁应该对婚姻问题有最终决定权”这一问题时, 72%的人选择父母, 4%的人回答 “不知道”,只有24%的人认为应由子女自己作主。其中,在受调查的城市青年中, 59%认为应该由父母说了算;持这一观点的农村青年占67%。
传统的印度教社会把人分成4个大的种姓,每一种姓中还有许多亚种姓,不同种姓之间不允许通婚。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这一调查表明,种姓制度仍然对印度人有很大影响———高达74%的印度人反对跨种姓婚姻,即使在医生、律师和工程师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中,也有54%的人反对跨种姓婚姻。
调查还显示,印度城市青年对谈恋爱的态度最为开放,但即便如此,也只有42%的25岁以下城市青年赞同未婚青年男女应该自由交往的观点,而且其中大多数人认为未婚男女的 “自由交往”应该有限度。 75%的印度人还认为儿子结婚后仍应该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不是搬出去过小家庭生活。在这点上,不论城里人还是农村居民,也不论男女老少,看法都差不多。